9月28日,朱清时离开深圳,他在南方科技大学的五年校长任期已满。五年来,他坚持充当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鲶鱼”,冀以引起中国高等教育的“鲶鱼效应”。虽然最终不算目标达成,但五年来的探索,特别是他的三面改革大旗:“去行政化”、“自主招生”、“自授学位”,足以让国人对这位68岁老人充满敬意。五年来,他进行了如下探索: 1、去行政化,实施教授治校。 这面大旗,是朱清时讲得最多的,也是争议最多的。但不管如何,我认为这方面的成绩可圈可点。第一,制定了一系列南方科技大学管理的基本制度,这形成了南方科技大学独特的治理体系。突出的、与从水同的特征是唯一用理事会治理模式的公立大学;唯一用公开遴选方式选择校长的公立大学;党…
——中国大学治理模式演进关注之九 南方科技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很多关心、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的人都在密切关注着它的发展。我也曾以很大的热情来关注它的进展,并理性分析其现状与未来。在三年多的时间,我在科学网博客上写了多篇小文来谈论自己对它的想法与看法。如《南方科技大学“被…”的结局猜想》(2011-6-5);《喜忧参半:<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简评(2011-6-13);《南方科技大学不是香港科技大学》(2011-6-19);《朱清时校长的“四大失误”》(2011-6-22);《给南科大及朱清时校长的四条建议》(2011-6-24);《高教改革试验田:南方科技大学与上海纽约大学的共同使命》(2012-5-3);《南方科大一小步,中国高等教育一大…
中国高等教育太需要“大学英雄”了。每一年都在热切期盼越来越多的大学英雄出现,期盼这些大学英雄成为中国大学里程碑式的人、事和大学。2012年,中国大学还是有不少可以称得上大学英雄的人、事和大学。 大学英雄之那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前会长周远清可以作为大学英雄的个人,应该还是不少的。承诺“四不”的新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卸任的深圳大学“最牛校长”章必功;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等,均有充分的理由称为2012年度大学英雄。但我还是更愿意推荐刚刚卸任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前会长周远清。 周远清,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国家教育部分管高等教育工作的副部长。作为副部长,他亲历了国家对高等教育…
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大学出了两位“新星”校长。一是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他在去年10月宣布,在校长任期内,将做到“两个不”:第一,不申报新科研课题,第二,不新带研究生!二是北京师范大学董奇,他在今年7月上任后承诺,在担任校长期间,将做到“四个不”:第一,不申报新科研课题;第二,不招新的研究生;第三,不申报任何教学科研奖;第四,个人不申报院士。 对此举,赞扬者有之,但反对者也不少。赞扬者的理由很多,但反对者的理由也不少。 “‘985’大学,校长不带头搞科研,怎么能这样?”“不搞业务的校长会是好校长?”但我认为,大学校长的“两个不”或“四个不”,代表着中国大学职业化的开始,这也是当下中国大学校长的一种无奈选择。 大学校长,特别是研…
在5月29日,朱清时校长发布了《致2012年考生和家长的一封信》。信中,朱校长说“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已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并将立即开始今年的招生工作。2012年南科大招生面向广东、山东、四川、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福建等部分省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共计180人,全部为按理工科大类提前批次录取,入学时不分专业。”南科大招生终于纳入到教育部的正式计划,并开始招生,南科大的各种合法化危机得以化解。从整个南科大诞生过程来看,它从筹建,到批准筹建,到正式批准建立,到2011年“非法”自主招生,到2012年的合法化招生,每一步充满了创新与荆棘。或许现在的结果与南科大筹建时朱清时校长的壮志“去行政化”、“教授治校”、“…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举国上下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闯出一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道路或者中国模式?承载着这样一个使命,一批“中国高教改革的试验田”大学横空出世:体制内的南方科技大学、汕头大学等;体制外的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等。这些大学都在以一种“大无畏”的创新精神进行着中国建设一流大学道路的探索,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空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鲶鱼”。这其中又尤以南方科技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这些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正在走出一条既有中国大学特色,又有世界大学精髓的发展之…
总想在每年的岁末可以找出几位“大学英雄”——为中国大学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或者成为中国大学里程碑式的人、事和大学。2011年,中国大学还是有不少可以称得上大学英雄的人、事和大学。 大学英雄之那人:湖南大学新任校长赵跃宇可以入选2011年大学英雄的个人应该不再少数:敢于说真话的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他于2011年末已经光荣退休;与中国学术环境抗争的饶毅,他放弃了院士称号的争取;探索学术权力张扬的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等,均可以称得上2011年度中国大学英雄。但综合其影响与效果,我还是认为赵跃宇更为合适。 2011年9月上任的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突击的贡献是:面对3000多名学生正式宣布,在校长任期内,不申报新科研课题,不新…
9月份才上任的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面对3000多名学生正式宣布,在校长任期内,不申报新科研课题,不新带研究生!同时要求二级单位领导也要在此“两不”上有所行为!此种可谓当下中国大学校长的豪言壮语。如真如此,则是中国大学之幸。但我反复思之,总觉得这个“宣言”实践起来有点难。就算赵校长实现其“两不”宣言,其下属职能部门的领导、二级学院的领导也难以实践赵校长的初旨。湖南大学校长的“两不”到底能走多远呢?这想这主要取决于赵跃宇及其湖南大学是否能冲出利益和制度两个“铁笼”。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用“铁笼”这个形象的比喻来描述支配人们行为的某种不可抗拒的规则。美…
在当下中国大学校长行政权力普遍“通吃”的情况下,9月份才上任的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教授的宣言无疑具有示范和表征意义。这位35岁即成为力学专家教授的校长,面对3000多名学生正式宣布,在校长任期内,不申报新科研课题,不新带研究生!(2011年11月29日《中国教育报》)赵校长的宣言可以简称“两不”,此“两不”在当下的中国大学恰如霹雳,让国人为之一震。赵校长的“两不”表征着中国大学校长职业化的开始,也会对其他校长具有一定示范作用。 大学校长“两不”有助于校长职业化 从中国大学发展的实践来看,虽然大学具有学术性特质,但大学校长之岗位,并不要求校长是一流的学者。事实上,随着大学越来越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大学对校…
南方科技大学因其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团队三位成员的离开,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对象。人们不解,也感到迷茫,为何高调自称“以香港科技大学为模板”南方科技大学,容不下三位教授?三位教授为何如此痛批南科大及朱清时?作为一个傍观者,也作为一个高等教育的研究者,总想以“傍观者清”为借口,给南科大及朱清时校长提几条建议。 建议一: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但应以党委领导为底线 在大学事务中,第一位的应该引起领导重视的是学校的治理结构。治理结构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前提条件、必要条件。不重视治理结构建设,或者治理结构混乱,就会引起人们的迷茫,也会造成学校工作的混乱与无序。南方科技大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理出一个较为科学实际的治理…
近几日,南科大及其创校校长朱清时成为人们争相议论的话题。南科大好像一夜之间成为教育改革的反面典型,朱清时老人成为人人批评的对象。一个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当过中国顶尖大学十年校长的人成为一个不懂教育规律,不尊重学者意见,不作基础搭建、只会玩“口号”的媒体炒作者。这些真让深深地感到震惊,也让我反思良久。我自南方科技大学开始筹建时就一直关注南科大的发展,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来判断,朱校长委实存在重大失误,至少有四个! 失误之一:错把领导人表态当成法律法规 从南科大校长遴选过程看,当推委会、遴选会最终圈定朱清时为校长时,朱清时和当时的深圳市长和市委书记有过深入的交谈。当朱清时得到他担任校长的条件后…
香港科技大学1986年3月开始筹建,8月成立“第三所大学筹备委员会”,1987年9月筹委会接受校长遴选委员会建议,于1988年委任吴家玮为第一任校长。1991年10月首批700余名学生到校,由于首期校舍未完全落成,学生只能在九龙尖沙咀的临时校舍上课。首批学生到校时,有教职工100余名。香港科技大学首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分别于1992年1月和1994年落成。 2007年3月,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定筹建南方科技大学,模版就是一河之隔的香港科技大学。政府希望通过15年左右的时间,把南科大办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09年6月经过校长遴选委员会推荐的朱清时被任命为创校校长,2011年3月首批45名学生到校上课。首批学生到校时,有…
中国公办高校第一部“基本法”——《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终于在大家的翘首期盼中正式公布,并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朋友的帮助下,第一时间看到了全文。学习了几遍后,感觉《办法》虽然可以为南科大的办学提供了一些制度保障,但仍不能满足朱清时校长的热切期待。用一个词可以表达学习后的心得,那就是喜忧参半,甚至忧更多些。 喜的是南科大要积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忧的是其蹩脚的治理结构 《办法》总则第4条,明确提出了南科大的建设目标:“南科大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通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地方和国家发展服务,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
一条“教育部要求,南方科技大学教改实验班学生必须全部参加今年高考”的微博再次让南方科技大学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界、中国舆论界、中国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再加上此前的“两名正局级副校长”的公开选拔,让一直遵循“自主招生、自授学位、教授治校、去行政化”的南方科技大学及其校长朱清时备受质疑与关注。随着南方科大45名新生和校长朱清时就高考问题的表态,以及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的公开回应,使人们不免对“被…”南方科技大学心生纠结。南方科技大学的改革会走向何方?“被…”南方科技大学可能的结局会是什么呢? 最好的结局:南方科技大学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特区。 30多年前的深圳,因老人开明地划了一个圈而走上了…